寶寶視力檢查流程與常見眼科疾病介紹如下:
寶寶視力檢查流程
由於嬰幼兒尚未能口頭表達視力狀況,視力檢查多採用適合其年齡與發展階段的非語言測試方法:
-
柵狀視標(Grating Paddles)測試
利用不同密集度的黑白條紋圖案,透過嬰兒對高對比度圖案的興趣,評估其視覺敏銳度。驗光師會持有灰色板子和條紋圖案,觀察寶寶對圖案的注視反應,適合尚未能言語表達的嬰兒。 -
LEA符號視力表
適用於稍大一些的幼兒,使用簡單的符號(如蘋果、房屋、正方形、圓形)代替字母,讓孩子指認或配對,評估視力。 -
瞳孔反應檢測
觀察瞳孔在光線變化下的收縮與放大反應,判斷眼睛功能是否正常。 -
固定與追蹤測試
測試嬰兒是否能固定視線並追蹤移動物體,評估眼球運動協調能力。 -
視網膜鏡檢查
透過眼底檢查觀察視網膜及水晶體狀況,檢測是否有先天性白內障或其他眼底異常。 -
隨機點立體圖測試
利用3D眼鏡和特殊點圖案,評估雙眼協調與立體視能力。
常見嬰幼兒眼科疾病
嬰幼兒眼疾多因眼睛發育不完全或先天異常,早期發現與治療非常重要:
疾病名稱 | 主要症狀與說明 |
---|---|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 | 早產兒常見,視網膜血管發育異常,需眼底篩查,避免視力永久受損。 |
鼻淚管阻塞 | 新生兒常見,眼淚無法正常排出,導致流淚或分泌物增多。 |
結膜炎 | 包括急性細菌性、病毒性及過敏性結膜炎,症狀有眼紅、癢、分泌物,需及時治療避免併發症。 |
斜視 | 眼睛無法同時對焦同一目標,可能導致弱視,需早期矯正。 |
弱視 | 眼睛視力發展不良,常因斜視或屈光不正引起,需早期治療以恢復視力。 |
先天性白內障 | 眼睛水晶體混濁,影響視力,需手術治療。 |
先天性青光眼 | 眼內壓異常升高,可能導致視神經損傷,需早期診斷與治療。 |
先天性眼瞼下垂 | 眼瞼位置異常,可能遮蔽視線,影響視力發展。 |
視網膜母細胞瘤 | 罕見但嚴重的眼部腫瘤,需及早診斷與治療。 |
家長觀察重點
- 眼睛是否對光有反應
- 眼睛是否能追蹤移動物體
- 眼睛是否有斜視或眼球偏斜
- 眼睛是否紅腫、流淚或有分泌物
- 眼睛是否有異常白色反光(可能是白內障或腫瘤徵兆)
建議
- 定期帶寶寶接受專業眼科檢查,尤其是早產兒或有家族眼疾史者。
- 若發現異常,應儘速就醫,避免視力永久受損。
- 透過適合年齡的視力檢查工具,及早掌握寶寶視覺發展狀況。
以上資訊可協助家長了解寶寶視力檢查的基本流程及常見眼科疾病,及早發現問題並尋求專業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