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與幼兒的眼球運動及視力發展是一個漸進且複雜的過程,需要家長與醫療人員密切觀察與監測。以下為相關重點整理:

新生兒與幼兒視力發展里程碑

  • 剛出生~3個月

    • 視力模糊,僅能感知光線與大物體。
    • 兩眼運動不協調,有時會出現眼球不自主移動,甚至看似斜視。
    • 屬於高度遠視狀態。
    • 僅能看見眼前約10公分內的物體,對黑白兩色有反應。
    • 瞳孔對光線有反應(亮時縮小、暗時變大)。
    • 輕輕觸碰眼睛會有眨眼反射。
  • 2~4個月

    • 開始發展「固視」能力,能注視眼前約30公分內的物體。
    • 眼球可追隨移動的物體,但追蹤能力尚不成熟,多為跳視(saccades)而非平滑追瞄。
    • 早產兒或低出生體重兒需定期視網膜檢查,預防早產兒視網膜病變。
  • 4個月

    • 辨識顏色的錐體細胞成熟,能分辨紅、藍、黃等三原色。
    • 眼球運動更靈活,可上下、左右、環狀移動,但對晃動物體仍難對焦。
    • 開始有手眼協調,會伸手抓取眼前物體。
  • 5~6個月

    • 能判斷距離,伸手觸碰所見物體。
    • 物體忽遠忽近時可順利對焦。
    • 可用彩色物體測試,觀察雙眼是否能平穩追蹤移動物體。

眼球運動發展特點

  • 平滑追瞄與跳視

    • 出生後頭兩個月內已出現平滑追瞄眼球運動,但追蹤能力有限,多為跳視狀態。
    • 2~6個月內,追蹤能力迅速發展,跳視次數減少。
    • 平滑追瞄能力要到7、8歲甚至更大才接近成人水準。
  • 視力篩檢與監測

    • 4個月前,早產兒需定期視網膜檢查。
    • 4~6個月時,可用彩色物體測試追蹤能力,若眼光游移不定,需請眼科醫師評估。
    • 定期追蹤視力發展,及早發現異常並介入治療。

小結

新生兒與幼兒的視力與眼球運動發展有其特定里程碑,家長應留意各階段表現,並配合醫療人員進行定期篩檢與監測,以確保視力發展正常。若發現異常,應及早尋求專業評估與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