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的症狀、治療與手術選項如下:
膽結石的症狀
大多數膽結石患者無明顯症狀,通常透過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但若膽結石引起問題,常見症狀包括:
- 膽絞痛:最典型症狀,常在吃完油膩食物後發作,表現為右上腹肋骨下疼痛,有時疼痛會放射至胸部、右肩或後背,持續約30分鐘至數小時。
- 胸痛
- 非特定腹痛
- 打嗝、噁心嘔吐
- 容易飽、腹脹
- 上腹或胸骨後灼燒感
若出現劇烈腹痛、黃疸或高燒伴畏寒,應立即就醫。
膽結石的治療方式
治療依症狀及結石狀況而定:
- 無症狀者:通常不需立即治療,但需定期追蹤監測。
- 有症狀者:建議手術或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
- 使用膽結石溶解藥物(如ursodeoxycholic acid,UDCA)適用於不適合手術的患者或預防結石形成。
- 體外震波碎石術可將結石震碎,配合UDCA促進結石溶解及排除,但復發率較高。
手術治療
-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目前最常見且首選手術方式,優點包括傷口小、恢復快、住院時間短、併發症少。
- 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Open cholecystectomy):適用於腹腔鏡手術不適合的患者。
- 膽管切開取石術:用於膽石阻塞膽管的情況,透過切開膽管取出結石,恢復膽汁流通。
膽囊切除後大多數患者症狀可完全消失,但約有一半患者可能出現腹脹氣或軟便,通常症狀輕微且可自行改善。
總結表格
項目 | 內容 |
---|---|
主要症狀 | 膽絞痛、胸痛、腹痛、噁心嘔吐、腹脹、黃疸、高燒等 |
無症狀處理 | 定期追蹤監測 |
藥物治療 | UDCA溶解藥物、體外震波碎石術 |
手術選項 |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首選)、傳統開腹手術、膽管切開取石術 |
手術優點 | 預防復發、減少併發症、恢復快 |
術後可能症狀 | 腹脹氣、軟便(多數輕微且可自行改善) |
以上資訊可作為膽結石症狀識別及治療選擇的參考,若有相關症狀建議儘速就醫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