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胎動減少時,孕婦應該採取以下應對方法並注意就醫建議:
胎動減少的應對方法
- 定期測量胎動並記錄:建議從孕期28週開始,每天固定時段(如早、中、晚)觀察胎動,平均每小時約3次以上,10次以上更佳,方便與之前數據比較。
- 飯後測量胎動:飯後兩小時內若胎動少於10次,應提高警覺。
- 輕輕刺激肚子:如感覺胎動明顯減少,可輕拍或推肚子,觀察胎兒是否有反應。
- 變換姿勢:側躺於左側,有助於增加子宮血流,刺激胎動。
何時應該就醫
- 胎動明顯減少或停止:若胎動頻率比平常減少一半以上,或整天幾乎無胎動,應立即就醫。
- 飯後兩小時內胎動少於10次:需儘速到醫院檢查。
- 伴隨其他異常狀況:如孕婦發燒(體溫超過38.5度)、有抽菸或服用藥物習慣、胎盤功能不佳(如子癲前症、胎盤鈣化)、臍帶壓迫或繞頸等情況,胎動減少更需緊急就醫。
- 胎動突然劇烈後停止:可能是胎兒臍帶纏繞或缺氧等危險狀況,應立即就醫。
胎動減少的潛在危險
胎動減少可能代表胎兒缺氧、胎心音窘迫、臍帶繞頸或打結、胎盤早期剝離或功能不良等嚴重問題,若不及時處理,胎兒心跳可能在24至48小時內停止。
總結建議:孕婦應養成定期測量胎動的習慣,若發現胎動明顯減少或異常,尤其是飯後兩小時內胎動少於10次,或整天胎動減少超過一半,應立即就醫,避免胎兒發生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