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動記錄的重要性主要在於幫助孕婦及醫師了解胎兒在子宮內的健康狀況,並降低胎死腹中的風險。一般建議從懷孕28週開始,每日自我紀錄胎動,因為此時胎兒體型較大,活動頻率較有參考價值。

醫生建議的胎動記錄方法與標準包括:

  • 選擇胎兒最活躍的時間段(例如餐後),開始計時並記錄胎動次數。
  • 一般要求在1小時內感覺到胎動至少4次,或每2小時感覺到10次,1小時至少3次,表示胎兒狀況良好。
  • 計數時建議採側躺姿勢,測量120分鐘內胎動次數,超過10次屬正常。

胎動異常的警示

  • 突然出現劇烈胎動後胎動消失,可能是子宮異常、胎盤剝離或臍帶纏繞,需立即就醫。
  • 胎動明顯減少或停止,尤其2至3小時內無明顯胎動,可能是胎兒缺氧或其他病理狀況,也應盡快就醫。

此外,胎動記錄對於高危險妊娠(如妊娠高血壓、糖尿病、羊水過少等)孕婦更為重要,有助於及早發現胎兒異常。

總結來說,胎動記錄是孕期與胎兒溝通的重要管道,能及早察覺胎兒異常,減少胎死腹中的發生率,孕婦應依醫師建議定期監測並留意胎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