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改革過程中,教師備課與課程負擔的調整是一項重要且具挑戰性的議題。根據現有資料,主要情況與調整方向如下:

1. 新課綱帶來的備課壓力與課程負擔增加

  • 新課綱修訂後,學校新增多元選修課程,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除了調整必修課程內容外,還需負責多元選修課程的備課與授課,導致備課工作量大幅增加。
  • 雖然必修課時數有所減少,但因多元選修課程數量多,教師授課時數反而增加,甚至有教師授課時數高達原本規定的兩倍,造成嚴重超時與過勞問題。
  • 多元選修課程常跨領域合開,需要多位不同科目教師共同備課,進一步增加教師的備課複雜度與時間負擔。

2. 教師人力編制與授課節數的調整

  • 為因應教師授課節數與學生學習節數的平衡,政府推動增加教師員額,例如國小教師員額由每班1.65人提升,國中則透過「國中1000專案」增置教師,並推動跨校師資合聘制度,以減輕教師負擔並提升專長授課比率。
  • 相關法規也修正,明訂教師員額編制可依學生學習節數及教師授課節數調整,回應教育現場對合理員額的需求。

3. 教師專業發展與備課合作機制

  • 課程改革強調教師專業發展,鼓勵教師透過教學研究會、年級會議、跨校或跨領域專業學習社群進行共同備課與教學研究,提升備課效率與教學品質。
  • 這種合作備課機制有助於分擔備課壓力,促進教師間的經驗交流與資源共享。

總結

教育改革中,教師備課與課程負擔的調整主要面臨多元選修課程增加導致備課與授課時數大幅增加的挑戰。政府透過增加教師員額、推動跨校師資合聘強化教師專業發展與合作備課機制,試圖緩解教師過勞問題並提升教學品質。然而,實務上仍需持續關注教師工作量與身心健康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