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在班級經營與學生輔導中扮演多重且關鍵的角色,同時面臨多項挑戰:

教師的角色

  1. 班級經營者
    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班級的經營者,需以學生身心發展為基礎,妥善安排時間、空間、常規、課程與教學等,促進學生學習的多元性與成效。教師應以正向管教的態度面對學生問題,強調肯定與支持,成為班級經營的重要舵手。

  2. 學生輔導者
    教師在輔導工作中需關注學生的需求,協助學生解決學習與生活上的困難,並在心理與行為上給予支持。導師與輔導教師間有時會因輔導策略不同而產生挑戰,教師需在輔導與管教間取得平衡。

  3. 教學領導者與研究者
    教師在班級內外扮演教學者、輔導者與研究者的角色,並在同事間擔任支持與教學分享的角色,促進教學專業成長。

教師面臨的挑戰

  1. 教書與教人之間的平衡
    教師常陷入「教書重於教人」的困境,過度追求課業進度而忽略學生個別的學習步調與需求,影響學生身心發展。

  2. 學生學習疏離的管理
    許多學生表面遵守規範但實際疏離學習,教師尤其是新進教師容易忽視這類「安靜但不投入」的學生,缺乏預防性管理策略。

  3. 輔導與管教理念的衝突
    導師與輔導教師在輔導標準與管教原則上可能存在差異,導致班級經營上的困難與挑戰。

  4. 專業能力與支持系統的需求
    新進教師在班級經營與學生輔導上需要更多實證基礎的訓練與支持,如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輔導團隊等,以提升班級經營效能。


總體而言,教師在班級經營與學生輔導中需兼顧教學、管理與心理支持三大面向,並持續提升專業能力以應對學生多元需求與班級經營的複雜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