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成效與教育態度的關鍵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教育改革的整體結構與配套措施
教改不應僅聚焦於課程教材、成績評量及入學方式的改變,而忽略了環繞這些機制的結構因素,如師資結構調適、教科書生產機制及教育行政的配合。教育改革是環環相扣的系統工程,缺乏整體配套,改革難以成功。

2. 教師的認同與參與態度
教師是教育改革的關鍵推動者。改革必須獲得基層教師的認同與自願參與,才能激發改革熱情。若教師只是被動執行,改革往往流於形式,難以達成預期效果。教師對改革的認同感、投入度及對新教學文化的接受程度,是課程改革成敗的重要因素。

3. 改革計畫的特徵與可行性
改革方案必須清晰、簡明且實際可行,並且在實施過程中提供教師所需的支援。學校文化及教學環境的配合也會影響改革的落實。

4. 政策制定與執行策略的協調
教育政策的成效不僅取決於政策本身,更依賴政策制定、推動機關與學校執行策略的配合。學校層面的執行策略對政策成效有直接影響,需設計有效的激勵與督導制度以確保政策落實。

綜合來看,教改成效與教育態度的關鍵因素在於整體結構的配套完善、教師的認同與積極參與、改革方案的可行性,以及政策制定與執行的協調配合。這些因素相互影響,共同決定教育改革的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