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餅與糙米餅在哺乳期的安全性主要可從以下幾個面向來考量:
-
添加物與過敏風險
- 米精或米餅類產品常含有添加物,黃瑽寧醫師建議,最好自己製作米糊,避免市售產品中可能的添加物,降低過敏風險。
- 有些嬰兒可能對米製品出現過敏反應,如皮膚紅疹或異位性皮膚炎,但米精本身通常被視為相對安全的食物。
-
重金屬污染問題
- 消基會調查發現市售嬰幼兒米製品(包括米餅、米麩、米精)中,有部分產品檢出重金屬鉛、鎘及砷含量不合規定。
- 對哺乳期及嬰幼兒來說,長期攝取含重金屬的食品可能影響健康,建議選擇通過檢測且低風險的產品,或以其他低砷含量的穀物替代米製品。
-
避免人工香料與塑化劑暴露
- 4至12個月的嬰兒開始吃副食品時,應避免含有人工香料和味道過重的米餅或點心,選擇不含香精和添加物的產品較安全。
- 哺乳期媽媽及嬰兒應注意避免塑化劑暴露,因塑化劑可能影響嬰兒神經系統發育。
總結建議:
- 哺乳期媽媽給嬰兒食用米餅或糙米餅時,應優先選擇無添加物、無人工香料且通過重金屬檢測合格的產品。
- 若有過敏疑慮,應暫停食用並諮詢醫師。
- 自製米糊或選擇其他低重金屬風險的副食品(如冷凍香蕉、冰凍黃瓜)也是不錯的替代方案。
這樣的做法能更安全地支持哺乳期嬰兒的營養需求,同時降低潛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