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對孕婦的友善政策與法律保障主要可分為兩大面向:企業內部的友善職場措施與法律上的保護規定。
企業對孕婦的友善政策
許多企業積極打造孕婦友善職場,具體措施包括:
- 職務與工作環境調整:如台積電設有專業職場健康管理團隊,針對懷孕員工進行工作場所健康危害評估,並依醫師評估調整職務,確保孕婦及胎兒安全。
- 生育福利與產後回任支持:提供生育津貼、產後回任安排,台積電產後回任率高達78.8%,顯示其生育保護成效。
- 心理支持與資源提供:企業提供心理支持,減輕孕婦焦慮,並設立匿名申訴機制保障孕婦權益。
- 育兒設施與補助:設立哺乳室、托嬰設施,提供育兒補助、生育津貼及親子假期,幫助孕婦兼顧工作與育兒。
- 友善文化營造:推動主管與同事接受家庭友善教育訓練,避免對孕婦的刻板印象與歧視言語,建立正向團隊文化。
法律保障
在台灣,孕婦在職場的權益受到《勞動基準法》與《性別工作平等法》的雙重保障:
- 禁止因懷孕解僱: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1條明文禁止因懷孕、分娩、育兒等原因解僱員工,任何以此為由的解僱均屬違法,違者將面臨罰鍰並可能被要求恢復工作。
- 禁止差別待遇:僱主不得因性別或懷孕對員工有不公平待遇,包括退休、資遣、離職等。
- 保障懷孕員工工作權:法律規定企業應提供合理調整與保護,避免懷孕員工因工作環境不適而受損害。
總結
公司對孕婦的友善政策包括工作調整、生育福利、心理支持、育兒設施與文化建設等多元措施,旨在保障孕婦健康與工作權益。法律層面則以《勞動基準法》與《性別工作平等法》為基礎,嚴禁因懷孕而解僱或歧視,形成堅實的保護網絡,確保孕婦在職場中享有公平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