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意外懷孕,台灣的法律與社會資源主要涵蓋以下幾個方面:
法律規範:
- 根據《刑法》,一般墮胎行為屬於違法,但若孕婦因疾病、生命危險等特定情況墮胎,則不觸法。
- 《優生保健法》規定,在有遺傳疾病、孕婦生命健康受威脅、胎兒畸形、被強制性交、近親性交或懷孕影響孕婦心理健康及家庭生活等情況下,孕婦可「有條件合法墮胎」。
- 已婚婦女若因「影響心理健康或家庭生活」想墮胎,需取得配偶同意;其他條件下則可自行決定是否墮胎。
人工流產的合法性與程序:
- 人工流產的合法性依懷孕週數及條件而定,未成年者需法定代理人同意。
- 有多種人工流產方式可選擇,依醫療建議與個人狀況決定。
社會資源與替代方案:
- 除了墮胎,意外懷孕者還可考慮留養、出養或寄養等選項。
- 台灣部分醫療機構及社福團體提供諮詢、心理輔導、醫療協助及法律諮詢服務。
- 參考國外如德國「秘密生產」、美國「避風港」、日本「嬰兒信箱」等措施,台灣也有相關棄嬰保護制度。
所以,面對意外懷孕,法律提供了有條件的墮胎權利,但已婚婦女在某些情況下需配偶同意;同時,社會資源涵蓋醫療、心理及法律支持,並提供多元的生育或養育選擇,幫助孕婦做出適合自己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