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副食品挑食與基因味覺差異的關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基因影響味覺敏感度與食物接受度:研究指出,兒童挑食行為與遺傳因素有高度相關,基因差異會影響大腦對食物的反應,進而影響孩子對味道和口感的偏好與接受度。例如,人體嗅覺受OR6A2基因影響,導致部分人對香菜等含醛類物質的食物有強烈厭惡感,這種基因差異會使寶寶對某些副食品產生排斥。
-
挑食行為的遺傳比例高:雙胞胎研究顯示,同卵雙胞胎(基因完全相同)在挑食習慣上比異卵雙胞胎(基因相似度約50%)更為相似,證明挑食行為有很大部分是由遺傳決定。研究中16個月到13歲的兒童挑食程度中,遺傳因素影響比例從60%上升到74%-84%不等。
-
味覺經驗與環境因素也重要:除了基因,寶寶從小接觸多元味覺經驗也能降低挑食傾向。母乳餵養的寶寶因母乳中帶有媽媽飲食的味道,通常對食物接受度較高,這有助於培養多元味覺經驗,減少挑食。
-
挑食的其他可能原因:除了基因,寶寶挑食還可能因為零食吃太多、身體不適、吃飯環境吵雜、家長的飲食偏好影響、食物重複性高、運動量少等因素造成。
綜合來看,寶寶副食品挑食與基因味覺差異有密切關聯,基因決定了寶寶對某些味道和口感的敏感度與偏好,但透過多元味覺經驗的培養與良好的飲食環境,也能有效改善挑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