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臺灣多所國小校園的規範,智慧型手錶與一般電子錶在校園的使用規範主要有以下幾點

  • 智慧型手錶屬於穿戴式行動載具,具備無線通訊功能,因此在課堂中使用通常受到嚴格限制,必須經教師同意或在特定情況(如教師引導學習或緊急聯繫)下才能使用,否則應關機。

  • 禁止在上課期間使用與學習無關的應用程式,例如電玩軟體、社群軟體、聊天通訊軟體等,以避免影響學習秩序。

  • 智慧型手錶若具備通話、上網、照相、錄音、錄影等功能,通常不得攜帶到校,除非家長申請並經學校核准。

  • 導師或學校可視情況訂定穿戴式裝置的使用規則,並強調使用時應注意禮儀,不得影響他人或侵犯他人隱私。

  • 學生自攜行動載具(含智慧型手錶)需申請並遵守學校規定,且若有損壞或違規使用,可能會被取消使用資格或要求賠償。

  • 學校強調使用時間應適宜,符合視力保健原則,並鼓勵學生多進行戶外活動以保護視力

  • 一般電子錶(無通訊功能)通常不受嚴格限制,但仍需遵守校園秩序及安全使用規範

綜合來看,智慧型手錶因具備通訊與多媒體功能,校園多採取較嚴格的管理措施,強調申請、限制使用時間與場合、禁止非學習用途,並重視學生健康與隱私保護;而一般電子錶因功能單純,使用限制相對寬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