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營養針的健保給付現況

洗腎營養針目前沒有健保給付,患者必須自費購買。這對經濟負擔已經沉重的洗腎患者造成額外的經濟壓力,每次注射費用約200元,一個月下來就增加2,600元的開銷。

洗腎營養針的類型與成分

目前市面上的洗腎營養針主要分為傳統型和新一代三合一營養針兩種。

傳統全靜脈營養針的水分含量較多,容易使患者體內體液含量過高而產生副作用。

新一代三合一靜脈營養針則改善了這個問題,其特點包括:

  • 濃度較高,水分含量相對較少
  • 成分由葡萄糖、優質蛋白質和脂質三大營養素組成
  • 部分產品添加魚油(Omega-3脂肪酸),具有保護心血管、改善皮膚搔癢、降低體內發炎的功能
  • 有些產品添加牛磺酸,可提升活力和免疫力

營養針的使用時機與效果

洗腎患者每日應攝取蛋白質1.2克/公斤體重以上、熱量35大卡/公斤體重以上。然而,洗腎會導致營養流失,且患者往往合併多重慢性疾病,容易加劇營養不良情形。

營養不良在洗腎患者中是個嚴重問題,會大幅提升死亡率。新一代三合一營養針雖然能有效滿足腎友的營養需求,減少跌倒、住院、開刀等風險,但其只能提供約一餐的熱量,因此並非唯一的營養補充方式。

營養補充的優先順序

醫療專業人士建議,營養補充應遵循以下優先順序:

首選是經口進食補充,包括增加每餐的量、在正餐後吃小點心,甚至可考慮帶食物到洗腎室邊洗邊吃。

其次才是透析中靜脈營養補充。研究顯示,若患者能透過經口飲食達到營養需求,仍是最佳的方式。只有當經由原型食物或管罐營養補充品仍無法達標時,才考慮使用三合一營養針「邊洗邊補充營養」。

值得注意的是,若只在洗腎中打靜脈營養針而沒有額外增加口服營養補充的量,效果會大幅降低。因此,營養針應搭配口服營養補充一起使用,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態。

定期營養評估的重要性

對於慢性腎臟病患者,建議每1到3個月定期評估實際及理想體重、測量血清白蛋白,每3到4個月進行一次飲食評估,若有熱量、蛋白質或營養素攝取不足,應增加評估監測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