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骨裂(骨折)的X光檢查是診斷的主要且標準方法,能清楚顯示骨骼的形態、結構及連續性,並評估骨折的位置與嚴重程度。兒童骨骼兩端有生長板,X光上呈現細縫狀,容易與骨折混淆,因此有時需拍攝對側肢體X光片做比較以提高診斷準確性。
兒童骨裂X光檢查的特點與注意事項包括:
- 生長板辨識:生長板由軟骨構成,在X光片上呈現類似骨折的細縫,需仔細區分,避免誤判。
- 多角度拍攝:通常需同時拍攝多個角度(如正側位及斜位)以確保骨折不被忽略。
- 輻射劑量控制:兒童對輻射較敏感,檢查時需盡量降低輻射劑量,最好在有經驗的兒童專科醫院進行。
- 隱匿性骨折:部分微小或撕裂性骨折在初次X光難以發現,可能需7-10天後追蹤重拍X光,或使用MRI、核子醫學檢查等輔助診斷。
- 輔助影像工具:肌肉骨骼超音波可用於檢查細微撕裂性骨折,尤其是X光難以顯示的部位。
兒童骨裂的診斷流程通常結合病史、臨床檢查與X光影像,必要時進行手術復位並利用X光導引下固定,術後也需定期X光追蹤骨頭癒合情況。
所以,X光檢查是兒童骨裂診斷的基石,但因生長板及微小骨折特性,需多角度拍攝、對側比較及必要時輔助其他影像技術,以提高診斷準確性與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