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齡檢查的方式主要是利用左手手掌與手腕的X光影像來評估骨骼的成熟度,進而推測兒童或青少年的生長發育狀況。具體流程如下:
-
準備階段
受檢者需將左手及手腕上的飾品取下,袖子拉高,露出左手腕部位。為避免輻射影響,會對生殖器和甲狀腺做適當防護。 -
拍攝X光片
將左手平放在X光檢查台上,手指微張呈扇狀,中指與手臂呈直線,手掌與手腕平貼於X光片上。使用低輻射劑量的X光機拍攝清晰的手掌、手腕及遠端尺骨、橈骨影像。 -
影像判讀
由專業的兒童內分泌科醫師根據X光影像,仔細觀察每塊骨頭的大小、形狀及生長板空隙大小,判斷骨齡。常用的判讀方法有1959年Greulich and Pyle(G-P法)及1976年Tanner-Whitehouse 2 method(TW2法),兩者皆以左手手腕骨骼的成熟度作為評估標準。 -
臨床應用
骨齡檢查結果用於診斷兒童生長發育異常,如身材矮小、身高過高、生長遲緩、性早熟、性晚熟及生長激素缺乏等疾病,並可推估未來成人身高。此外,骨齡影像有時也能發現其他骨骼異常疾病。
整體來說,骨齡檢查是一項簡單、低輻射且重要的生長發育評估工具,流程標準且由專業醫師判讀,能有效輔助兒童內分泌相關疾病的診斷與治療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