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小孩是可以進行骨齡檢查的,但通常會採用特別的拍攝方式,例如針對左上肢、左下肢或左腳掌拍攝X光影像,以輔助醫師判讀骨齡。骨齡檢查主要是透過左手手掌與手腕的X光片,評估骨骼成熟度,常用的判讀方法包括Greulich and Pyle法及Tanner-Whitehouse 2法。
在台灣,骨齡檢查多用於評估兒童的生長發育狀況,尤其是針對有生長異常、性早熟或生長遲緩等情況的兒童。對於2歲以下的幼兒,醫師會根據不同部位的X光影像來輔助判斷,因為嬰兒期的骨骼發育特點與較大年齡兒童不同。
所以,2歲小孩若有醫療需求(如生長發育異常),是適合進行骨齡檢查的,且檢查方式會依年齡調整以取得更準確的骨齡評估。若只是一般健康追蹤,則不一定需要常規做骨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