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益生菌的挑選需要考慮多個重要因素,以下是5大關鍵原則,幫助家長選擇安全且有效的產品。
原則一:選擇正確的菌株
不同的菌株具有不同的功效,挑選時應根據寶寶的需求選擇適合的菌株。常見且具有研究支持的菌株包括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乳酸桿菌屬(Lactobacillus)、鼠李糖乳桿菌GG株(LGG)、洛德乳桿菌(Reuteri)等。家長可根據寶寶的消化道健康需求或體質調整需要,選擇具有臨床實驗文獻支持的菌株。
原則二:確認適量的活菌數
菌數是挑選益生菌的重要關鍵因素。寶寶的腸道面積較小,不需要像成年人一樣補充過多菌數。建議選擇菌數介於50億至150億之間的產品,或每日補充10億至30億CFU為宜。菌數過少無法有效改善腸道菌相,但也不是菌數越多越好。
原則三:避免人工添加物
兒童對食品添加物較為敏感,即使微量添加,長期使用也可能增加身體負擔。應選擇無添加益生菌,避免含有人工香料、色素、甜味劑等不必要的成分。過多添加物還會影響益生菌的活性,降低存活率。
原則四:添加益生元與後生元
單靠菌株還不夠,應選擇含有益生元和後生元的複方配方。益生元就像好菌的食物,提供能量支持;後生元是益生菌代謝出的有益物質,能加乘菌株功效。後生元不含活的微生物,對於免疫系統尚未成熟的兒童更為安全。
原則五:確認檢驗認證
選擇具有第三方檢驗認證的產品,確保食品安全。應查看產品是否通過相關檢驗,且最好選擇逐批檢驗的品牌,讓家長更加安心。
劑型選擇建議
根據寶寶年齡選擇合適的劑型也很重要。0至2歲嬰幼兒建議選用滴劑型或粉末型,易於入口且吞服方便;2歲以後的兒童開始有咀嚼能力,可選擇其他劑型。粉狀產品被認為是最優先的選擇,可避免噎住或吞嚥困難的風險。
掌握這5大原則,家長就能為寶寶選擇到更適合、配方齊全且安全性較高的益生菌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