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嘔吐時,家庭照護的重點是讓寶寶休息、避免立即進食,並採取少量多次補充水分的方式,同時注意防止嘔吐物誤吸及觀察脫水症狀。飲食上,建議嘔吐停止後先給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清米湯,避免牛奶和油膩食物,並且逐步恢復正常飲食。
具體照護與飲食調整建議如下:
-
嘔吐後休息:嘔吐停止後,讓寶寶休息半小時到1小時,不要馬上餵食或喝水,避免刺激胃部。
-
防止誤吸:嘔吐時將寶寶頭部轉向一側,避免嘔吐物吸入氣管造成窒息。
-
少量多次補充水分:嘔吐後可給予少量的水、淡鹽水或稀釋果汁,避免一次喝太多,防止再次嘔吐。
-
觀察脫水症狀:注意寶寶皮膚乾燥、尿量減少、精神狀態等脫水徵兆,必要時就醫。
-
飲食調整:
- 嘔吐停止且寶寶狀況穩定後,可先給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清米湯(用米飯煮成稀粥,加入少許鹽補充電解質)。
- 避免牛奶、油膩及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腸胃負擔。
- 餵食時採取少量多餐,避免一次餵食過多造成胃部壓力。
-
協助排氣與舒緩腹脹:餵奶後幫助寶寶打嗝,輕拍背部排氣,必要時可輕柔按摩肚子以減輕腹脹。
-
保持環境舒適: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適時用濕毛巾擦拭寶寶臉部,讓寶寶感覺舒適。
若寶寶嘔吐頻繁、伴隨發燒、精神不佳或脫水症狀,應立即就醫。
以上建議有助於寶寶在嘔吐後的恢復與照護,並減少再次嘔吐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