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遲緩與聽覺、神經及情緒障礙有密切關聯。

聽覺障礙會影響孩子接收和處理聲音訊息的能力,進而影響語言認知與表達能力,並可能導致語言發展遲緩。聽力受損的兒童常因聽不清楚而發音不準確,語言學習速度較慢,且在溝通、學習及社交情緒發展上遇到困難。先天性聽力損失、耳朵疾病或中樞聽覺神經病變都可能造成這些問題。

神經系統的損傷或疾病,如腦性麻痺、腦傷或中樞神經病變,也會導致語言發展遲緩,因為大腦語言區功能受損會影響語言理解與表達。此外,神經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症、失智症)也會引起語言及吞嚥困難。

情緒障礙(例如自閉症、情緒障礙、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同樣與語言發展遲緩相關,這些障礙可能影響兒童的語言溝通能力及社交互動,進而造成語言表達和理解的困難。

所以,語言遲緩常是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聽覺障礙、神經系統損傷及情緒障礙皆是主要的風險因子,且這些因素會互相影響,造成語言發展的連鎖效應。因此,早期評估與介入對於改善語言遲緩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