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用藥常見疑慮包括:是否需要補吃吐出來的藥、藥物劑量與劑型的適合性、藥物副作用及過敏反應的識別與處理。副作用監測重點則是觀察孩子是否出現皮膚紅疹、口腔潰瘍、喉嚨痛、眼睛紅腫或腫脹、發燒等過敏症狀,若出現多項症狀應立即就醫。
具體說明如下:
-
用藥劑型與劑量調整:兒童因生理功能與成人不同,藥物劑量需依體重、年齡調整,且多使用兒童專用製劑(如糖漿、磨粉分包),避免成人藥丸直接使用。
-
吐藥後是否補吃:若孩子吃藥後吐出,需判斷吐出量與時間,部分藥物因穩定性或劑型不同,補吃方式也不同,建議詢問藥師或醫師指導。
-
副作用與過敏監測:常見藥物過敏六大症狀包括皮膚紅疹、口腔潰瘍、喉嚨痛、眼睛紅腫或腫脹、發燒等,家長應密切觀察,若出現多項症狀,應立即就醫。
-
避免錯誤用藥行為:不隨意混合藥物或自行調整劑量,遵從醫師指示,確保用藥安全。
-
服藥方式注意:不建議將藥品混入牛奶餵食,因可能影響藥效且孩子可能拒絕喝完,導致用藥不足。
-
退燒藥與抗生素使用:退燒藥應適量使用,避免過度依賴;抗生素需遵醫囑完整療程,避免抗藥性產生。
總之,兒童用藥應以安全為首要考量,家長需了解藥物特性、劑型及副作用,並密切監測孩子的身體反應,遇異常即時就醫或諮詢專業醫療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