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發燒時使用退燒藥的時機與注意事項如下:
使用時機
- 體溫超過38度且孩子明顯不舒服(如活動力下降、疼痛)時,可以考慮使用退燒藥。
- 體溫超過39度時,建議給予退燒藥以降低體溫。
- 睡前體溫仍超過38度,也可考慮服用退燒藥幫助孩子舒適入睡。
- 但若孩子發燒但精神狀況良好,無明顯不適,則不必急於使用退燒藥,因為適度發燒有助提升免疫力。
退燒藥種類與使用
- 常用退燒藥包括乙醯胺酚(俗稱普拿疼)和布洛芬(如安佳熱),阿斯匹靈不適用於18歲以下兒童。
- 退燒藥有藥水、錠劑和塞劑等形式,建議每次只使用一種劑型,避免混用。
- 3歲以下嬰幼兒用藥劑量需依體重調整,且應由醫師指導使用,不宜自行給藥。
使用頻率與劑量
- 乙醯胺酚或布洛芬通常每4至6小時給藥一次,且一天最多不超過5次。
- 兩次給藥間隔至少4小時,避免過量。
注意事項
- 退燒藥主要是緩解不適症狀,並非治療發燒原因,應配合醫師診斷與治療。
- 過度或頻繁使用退燒藥可能導致肝臟或腎臟負擔,嚴重時甚至肝衰竭。
- 服藥期間應注意是否有腸胃不適或皮膚過敏等副作用。
- 若孩子正在服用其他藥物(如抗血小板、抗凝血劑、類固醇等),應先諮詢醫師或藥師,避免藥物交互作用。
- 物理退燒法(如冰枕、溫水擦浴)無法直接降低發炎引起的體溫,且可能增加代謝負擔,應謹慎使用,主要在退燒藥後輔助散熱時才有幫助。
- 發燒期間應多補充水分及電解質,保持環境通風,穿著透氣衣物,幫助孩子舒適。
總結來說,小孩發燒時應以體溫超過38度且有不適症狀為使用退燒藥的主要指標,遵醫囑用藥,避免過度退燒,並注意用藥安全與副作用。同時搭配適當的環境調整與水分補充,有助於孩子舒緩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