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閱讀習慣的培養主要可從以下幾個面向著手:

  • 固定閱讀時段與親子共讀:由教師或家長每天安排固定的閱讀時間,透過靜心閱讀培養幼兒的專注力與閱讀耐力,並結合「聊書活動」促進理解與表達。親子共讀尤其重要,0-3歲的幼兒雖不識字,但透過父母用特別語調唸書,能大量吸收語言,促進語言發展。

  • 營造良好閱讀環境:在家中打造書香環境,例如將書籍放在客廳顯眼處,讓孩子隨時能拿取閱讀。家中藏書量與孩子閱讀量及成就正相關,建議建立家庭圖書室,讓孩子有時間、有書可讀。

  • 陪伴選書與鼓勵自主選擇:家長可帶孩子逛書店,讓孩子挑選自己喜歡的書,同時搭配家長推薦的書籍,透過閱讀完成獎勵機制,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與成就感。

  • 利用公共資源:定期帶孩子到公共圖書館或書店,讓孩子接觸更多元的書籍與知識,培養探索新事物的習慣。


書籍補貨策略則可從以下角度規劃:

  • 根據孩子年齡與興趣挑選書籍:選擇適合幼兒年齡層的書籍,從感官觸覺類書籍開始,逐步引導到圖文並茂的繪本,並觀察孩子閱讀偏好,避免閱讀「偏食」,促進多元發展。

  • 維持多樣化與適量的藏書量:家中藏書量越多,孩子的閱讀成就越好,建議書籍數量可依家庭成員年齡總和來規劃,並定期更新書籍內容,保持新鮮感。

  • 結合閱讀活動與獎勵機制:透過完成閱讀任務給予孩子選書權,激勵持續閱讀,並根據孩子的閱讀進度與興趣調整補貨書單。

  • 善用圖書館與書店資源補充:除了購買,利用公共圖書館借閱及書店新書推薦,能有效補充書籍種類與數量,減少家中藏書壓力。


綜合以上,幼兒閱讀習慣的培養需結合固定閱讀時間、親子共讀、良好環境營造與鼓勵自主選書;書籍補貨策略則應依孩子年齡與興趣多元選書,維持適量藏書,並善用公共資源,形成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