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對於兒童成長與家庭關係具有多方面的正面影響,以下整理其重要性與書籍選擇策略:

親子共讀的重要性

  • 促進親子關係與家庭凝聚力
    親子共讀過程中,父母與孩子有更多互動與對話機會,不僅能增進彼此理解,也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陪伴與支持,進而提升家庭凝聚力。
  • 提升語言與認知發展
    透過共讀,孩子能接觸豐富的語彙與故事內容,有助於語言發展、認知能力提升,並培養專注力與思辨能力。
  • 多元感官刺激與腦部發展
    共讀時,孩子會接收到聽覺(父母朗讀)、視覺(繪本圖像)、觸覺(翻書、擁抱)等多重感官刺激,這些都有助於腦部發展與學習。
  • 建立安全感與適應環境
    規律的親子共讀能讓孩子感到安心,協助他們適應新環境,並在探索世界時獲得父母的支持。

書籍選擇策略

  • 依年齡與興趣選書
    • 0–6個月嬰兒:選擇高對比度圖案(如黑白對比圖畫書),有助於視覺發展。
    • 6–12個月嬰兒:可選布書或硬頁認知書,內容以形狀、顏色、觸摸感材質為主,豐富感官體驗。
    • 1–3歲幼兒:挑選有趣故事內容與豐富插畫的繪本,並可加入簡短童謠與簡易故事。
    • 3歲以上兒童:可選擇情節較豐富、字數較多的繪本或橋樑書,並根據孩子興趣(如動物、交通工具等)挑選主題。
  • 重複閱讀同一本書
    重複閱讀能增加孩子的親切感與熟悉度,有助於語言學習與記憶。
  • 選擇符合生活經驗與心理經驗的書籍
    書籍內容應貼近孩子的生活經驗與心理發展階段,使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與情境。

共讀時間安排建議

  • 每日固定時段
    建議安排在睡前或午睡前,有助於建立規律習慣。
  • 依年齡調整時間長度
    每次共讀時間可從5–15分鐘開始,隨著孩子年齡增長逐漸延長,避免過度安排,讓閱讀成為溫馨的親子互動。

親子共讀不僅是學習與成長的過程,更是親子間情感交流的重要時刻。選擇適合的書籍與建立良好的共讀習慣,能讓孩子從小培養閱讀興趣,並在成長過程中獲得更多支持與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