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陌生人焦慮與其認知發展密切相關,通常在寶寶約6個月大開始出現,這是寶寶認知成熟、開始區分熟悉與陌生人的正常發展階段表現。寶寶在此階段會對陌生人產生不安、害怕或退縮的情緒反應,這反映出他們已經能認知主要照顧者並建立依戀關係,進而對陌生人產生警戒。

這種焦慮的出現,代表寶寶開始意識到自己與主要照顧者是獨立的個體,並且害怕失去重要的依附對象,因此會對陌生人產生防備情緒。心理學家認為,陌生人焦慮是嬰幼兒社會化過程中的一部分,顯示寶寶的社會認知能力正在發展。

此外,陌生人焦慮的發生時間和強度因寶寶個別差異而異,有些寶寶可能較早出現,有些則較晚,且表現形式也不盡相同(如大哭、靜默注視或躲避等)。這種焦慮通常會隨著寶寶逐漸熟悉環境和人際互動而減輕,家長可透過耐心陪伴和適當引導,幫助寶寶逐步適應陌生人。

所以,寶寶的陌生人焦慮是其認知與社會情感發展的自然階段,反映出寶寶開始建立依戀關係並認知自我與他人的區別,是正常且健康的發展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