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會怕生主要是因為在發展過程中開始認人,對陌生人產生焦慮與警戒,這是正常的心理發展現象。通常在寶寶滿六個月後開始出現怕生反應,這與寶寶的天生氣質、發展階段(如分離焦慮、陌生人焦慮)及環境因素有關。
具體來說:
-
發展指標:寶寶約在六個月大時,視力和認知能力發展成熟,開始能分辨熟悉與陌生的人,這時會出現對陌生人的焦慮,通常持續到一歲以上。這是寶寶情緒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代表他們有能力記憶和辨識不同的人物。
-
心理機制:
- 陌生人焦慮:寶寶對不熟悉的人感到警戒和害怕,因為陌生人臉孔與記憶中的主要照顧者不同,這種焦慮是保護自己避免潛在危險的本能反應。
- 分離焦慮:寶寶對主要照顧者的依附關係建立後,當與照顧者分離時會感到不安,這也會加劇怕生的情緒。
- 天生氣質:寶寶的個性差異影響怕生的程度,有些寶寶天生較退縮或敏感,怕生反應較強烈;有些則較為外向,怕生表現較輕微。
-
環境因素:家庭氛圍、照顧方式、托育環境等也會影響寶寶的安全感和怕生程度。安全感較強的寶寶較容易適應陌生環境和人。
所以,寶寶怕生是他們認知和情緒發展的自然階段,反映了他們對安全感的需求和對環境的適應過程。父母和照顧者可透過耐心陪伴、建立安全依附關係,幫助寶寶逐步克服怕生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