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認人通常在4到7個月大之間開始,這時他們會透過視覺、聽覺和嗅覺辨識主要照顧者的面孔、聲音和氣味,並對熟悉的人表現出依戀和親近的情感反應,如微笑、尋求安慰等;同時也可能對陌生人產生害怕或退縮的反應,這是嬰兒社會發展中的正常現象。

寶寶認人的具體表現包括:

  • 視覺反應:注視主要照顧者的臉龐,特別是眼睛和嘴巴。
  • 聽覺反應:聽到熟悉聲音會轉頭、微笑。
  • 嗅覺反應:對主要照顧者的氣味有舒適反應。
  • 情感反應:表現依戀,如哭泣時尋求安慰。

此外,寶寶認人與害怕陌生人的行為會因個別差異而有不同的發展時程,有些寶寶可能較早或較晚出現這些反應,且黏人或害怕的程度也不盡相同。

這些個別差異與寶寶的氣質密切相關。氣質是指嬰兒對內外刺激的反應模式,是先天的性格特質,會影響寶寶的行為反應和與他人的互動方式。氣質的九大向度包括活動量、規律性、趨避性、適應度、反應強度、情緒本質、堅持度、注意力分散度及反應閾值等。

氣質如何影響寶寶認人與社會行為:

  • 活動量大或反應強烈的寶寶可能表現出較強烈的情緒反應,對陌生人可能更敏感或害怕。
  • 規律性高的寶寶可能較容易適應環境變化,對認人和建立依附關係較穩定。
  • 趨避性高的寶寶可能較害怕陌生人,表現出退縮或黏人的行為。

父母和照顧者了解寶寶的氣質特質,有助於提供適合的照顧方式,給予安全感,並協助寶寶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

所以,寶寶認人是嬰兒早期重要的心理發展階段,個別差異和氣質影響寶寶對熟悉與陌生人的反應,理解這些差異有助於促進寶寶健康的情感與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