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普渡拜拜供品主要包括三牲(雞、豬、魚)、四果(四季時令水果)、乾糧(泡麵、餅乾、罐頭、糖果)、飲料(礦泉水、汽水、啤酒等)、金紙香燭,以及盥洗用品(牙刷、牙膏、肥皂等),這些供品需準備誠意十足且數量多為單數,象徵吉利。
供品準備重點如下:
- 三牲:雞、豬、魚,必須為熟食且保持完整,不可斷首去尾。
- 四果:建議準備蘋果(象徵平安)、橘子(大吉)、柚子(團圓)等,數量以單數為宜,避免拜李子、香蕉、鳳梨、梨子、芭樂、番茄等,因諧音或象徵不吉。
- 乾糧與飲料:泡麵、餅乾、罐頭、糖果、礦泉水、汽水、啤酒等,飲料和零食需拆開包裝分開擺放,避免好兄弟搶食。
- 盥洗用品:牙刷、牙膏、肥皂等,供好兄弟清潔使用。
- 金紙香燭:包括大百壽金、大百天金、壽金、福金、刈金、小銀、中衣、香燭等。
中元普渡拜拜禁忌包括:
- 當天或當日時辰沖煞者、孕婦及月經中的女性不宜參加拜拜。
- 避免拜帶有不吉諧音的水果,如李子(招)、香蕉(你)、鳳梨(旺來)、梨子等,及不潔象徵的芭樂、番茄。
- 水果不可整串拜,應分開擺放。
祭拜對象涵蓋神明、祖先、地基主及好兄弟,供品會依對象略有差異,例如地基主供品較簡單,含小碗飯菜、水果及茶酒。
祭拜時間通常選在清晨或子時(約9~11點、23:00~1:00)進行神明祭拜,接著上午11點至下午1點祭祖。
整體來說,中元普渡供品準備講究誠意與完整,禁忌則多與避免不吉諧音及保持供品潔淨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