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穿耳洞後的傷口照護重點包括:保持傷口清潔與乾燥、使用適當消毒方式、避免過度刺激及注意耳環材質選擇。具體照護與注意事項如下:
-
清潔與消毒:每天洗澡後,使用生理食鹽水搭配乾淨棉棒輕擦耳洞周圍,避免使用酒精直接消毒未癒合的傷口,以免刺激造成不適或延遲癒合。如有發炎,可使用紅黴素眼藥膏薄塗於耳洞周圍,避免使用會促進傷口過快癒合而封閉耳洞的小護士藥膏。
-
保持乾燥:清潔後務必用吹風機冷風吹乾耳洞,避免耳洞潮濕導致感染。
-
耳針轉動:穿耳後約2-3週,傷口開始癒合時可適度轉動耳針,防止耳洞沾黏並幫助定型。
-
耳針滯留時間:建議耳針連續留置6至8週,避免中途取下造成耳洞閉合或感染。
-
更換耳環時間與材質:通常3個月後傷口無不適可更換耳環,選擇輕巧且低敏感材質如316醫療鋼或925純銀,避免過敏發炎。更換時雙手與耳環先用酒精消毒。
-
避免泡水與刺激:穿耳後2個月內避免泡湯、游泳等活動,減少感染風險。
-
避免頻繁觸摸:盡量不要用手常摸耳洞,以免帶入細菌造成感染。
台南地區若選擇醫療診所穿耳洞,醫師會評估個人體質(如是否有蟹足腫體質)並提供專業術後照護指導,降低感染及疤痕風險。
所以,穿耳洞後的關鍵是「保持清潔與乾燥」、「適當消毒」、「避免過早取下耳針」及「選擇低敏材質耳環」,並且注意傷口有無紅腫、疼痛等異常情況,必要時尋求專業醫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