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繪本的選擇與共讀技巧,在台灣的實務建議如下:

繪本選擇原則

  1. 依年齡分階段挑選

    • 0-1歲:選擇顏色鮮明、對比強烈的繪本,材質耐用如布書、硬頁書,並可搭配有聲書或翻翻書,刺激感官發展。
    • 1-3歲:挑選語句重複、字數少且有趣的繪本,主題貼近生活,如遊戲、睡覺、吃飯等,並可選擇操作性強的玩具書。
    • 3-6歲:選擇情節豐富、文字較完整且有注音輔助的繪本,鼓勵孩子挑選自己感興趣的書籍,促進閱讀興趣與識字能力。
    • 6-8歲:可進一步選擇知識繪本、遊戲書,拓展多元閱讀經驗。
  2. 主題與內容

    • 選擇與孩子生活經驗相關的故事,幫助孩子理解與連結。
    • 可挑選有關家庭、愛、分享等情感主題,促進親子情感交流。
    • 國際經典繪本大師作品(如艾瑞卡爾、赫威托雷、五味太郎)是優質選擇。

親子共讀技巧

  1. 強調「共」而非單純「讀」

    • 親子共讀的重點是互動與對話,家長可藉由繪本內容與孩子聊天,分享感受與想法,讓共讀成為快樂的互動時光。
  2. 依年齡調整共讀方式

    • 0-1歲:用語言刺激孩子,介紹書中人物、物品名稱,不強求閱讀時間長短,重視親子互動習慣的培養。
    • 1-3歲:引導孩子指認、命名書中事物,鼓勵仿說句子,透過問答方式討論故事內容。
    • 4-6歲:引導孩子描述故事主角、事件及解決方式,培養邏輯思考;可用手指逐字指讀,練習識字與閱讀技巧。
  3. 時間與素材管理

    • 家長可根據自身時間安排,選擇適合的繪本與共讀長度,避免強迫孩子長時間閱讀,確保共讀品質。
    • 建議事先分類繪本素材,依時間長短與共讀目的靈活運用,提升學習效果。
  4. 利用多元資源

    • 可運用有聲書、互動電子童書、繪本APP等輔助工具,增加親子共讀的趣味與多樣性。

以上建議綜合了台灣親子共讀實務與專家意見,能幫助家長有效挑選繪本並提升共讀品質,促進孩子語言發展與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