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孕期產檢流程與時間表大致如下,涵蓋從懷孕初期到臨產前的主要檢查階段與項目:
懷孕週數 | 主要產檢項目與內容 |
---|---|
約5週 | 初步驗孕確認懷孕 |
6至8週 | 了解預產期,進行早期超聲波檢查,檢查胎兒心跳及孕婦健康評估 |
11至14週 | 唐氏綜合症篩查(無創產前篩查或綜合篩查)、常規血液檢查 |
15至18週 | 成長超聲波,檢查胎兒發育情況 |
20至22週 | 結構性超聲波檢查,檢查胎兒器官結構及性別 |
26至30週 | 妊娠糖尿病檢查(葡萄糖耐量測試)、糖尿檢查 |
27至35週 | 百日咳疫苗注射(部分醫療機構提供) |
32至36週 | 檢查胎兒位置及健康狀況 |
35至37週 | 乙型鏈球菌檢測 |
37週 | 胎位及盆腔檢查,評估分娩方式 |
38週以後 | 產檢頻率增加,建議每週檢查一次,密切監測胎兒及孕婦狀況 |
產檢流程通常包括基本身高、體重、血壓測量,抽血、尿液檢查,以及超聲波檢查等。首次產檢時,醫生會詳細詢問孕婦的健康狀況、家族病史及過往生產紀錄。隨著孕期進展,產檢項目會依胎兒發育及孕婦健康狀況調整。若孕婦有特殊狀況,檢查時間和項目可能提前或增加。
香港政府轄下的母嬰健康院提供免費產前檢查服務,但僅限香港居民,且需先行登記。私家醫院或醫務中心則可提供更靈活的產檢安排與額外檢查項目。
此外,研究指出香港約20%的孕婦可能患有妊娠糖尿病,需特別注意相關檢查與管理,以避免早產或羊水過多等併發症。
所以,香港孕期產檢時間表與流程較為標準化,涵蓋從初期驗孕、唐氏症篩查、胎兒結構超聲波、糖尿病篩查到臨產前的胎位及感染檢測,並依孕婦個別狀況調整檢查頻率與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