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孕婦在產檢中常見的疑慮主要包括產前檢查的項目、檢查頻率、檢查準確性、費用問題以及檢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以下是根據香港現行產檢服務整理的主要疑慮與解答:

1. 產前檢查包含哪些項目?
首次產檢通常包括產歷詢問、體格及婦科檢查、血液檢查(血型、Rh因子、血色素、德國麻疹抗體、乙型肝炎、梅毒、愛滋病病毒抗體等)、尿液測試(糖份和蛋白)、量血壓、量體重及胎兒心跳檢查。

2. 產檢需要做幾次?
根據香港醫管局指引,孕婦整個孕期一般需進行9至15次產檢。首次產檢多在孕10至14週,之後每4週一次,孕36週後檢查頻率會增加。

3. 產前篩查的準確性及最佳時間?
非侵入性產前篩查(NIPT)通常在懷孕10週後進行,用於評估唐氏綜合症及其他染色體異常。血液檢查和超聲波檢查建議在11至14週間進行,能有效篩查胎兒健康狀況。

4. 產檢費用問題
香港永久性居民可在公立醫院或母嬰健康院免費接受產前檢查及一次唐氏綜合症篩查。私家醫院產檢則需自費,收費依醫院及套餐不同而異。

5. 產檢過程中孕婦常見疑慮

  • 是否需要空腹或憋尿?部分檢查如抽血需空腹,尿液檢查則需憋尿。
  • 產檢是否安全?常規檢查如超聲波、血液及尿液檢查均安全無害。
  • 如何準備首次產檢?建議記錄最後一次月經日期,攜帶身份證明文件及醫療卡。

這些疑慮反映了孕婦對於產檢流程、檢查內容及安全性的關注,香港的公立及私家醫療系統均提供相應的資訊與服務以解答孕婦疑問,保障母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