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疲勞在台灣相當普遍,尤其是職場媽媽面臨極高的生活疲勞指數,平均達80分以上,且多數感受到經濟壓力大、工作與家庭難以兼顧。這種疲勞不僅來自長時間的工作負荷(平均每日約10.9小時),還包括心理上的角色衝突與壓力。
具體來說:
-
普遍性:調查顯示,超過九成的職場媽媽感受到經濟壓力,且有超過九成五覺得難以同時兼顧家庭與事業,86%以上曾想過改當全職媽媽。此外,約95.7%的職場媽媽有「想離家喘息」的念頭,平均需要休息約9.6天。
-
個人差異經驗:疲勞感受會因個人工作環境、家庭支持、經濟狀況及心理調適能力而異。部分媽媽因工作低薪、升遷不平等、同工不同酬等職場不友善因素,感受到更大壓力,且有約87%會因無法親自照顧小孩而產生罪惡感。工作與家庭角色的衝突、睡眠不足、缺乏自主性等因素也會加劇疲勞感。
-
心理與社會支持的重要性:研究指出,若工作環境能提供更多自主性與組織支持,並改善工作與家庭的平衡,能有效減輕育兒疲勞與過勞感。
所以,育兒疲勞在台灣職場媽媽中非常普遍,且因個人及環境因素呈現差異化經驗,反映出台灣社會在支持育兒家庭與職場友善政策上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