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媽媽的日常工作遠比外人想像的複雜且耗能。這不僅是簡單的「帶孩子」,而是涵蓋多重角色的全天候無償勞動。

工作內容的多重性

全職媽媽的工作內容包含保母、烹飪、陪讀、輔導作業等多重角色,是無法請假、無法下班的工作。她們的一天被劃分成許多小塊時間,幾乎每時每刻都圍繞著孩子的吃喝拉撒轉,瑣碎而漫長。

具體來說,全職媽媽需要處理:

  • 嬰幼兒的日常照護與飲食
  • 家務管理(做飯、洗衣、打掃、收納)
  • 孩子的教養與陪伴
  • 安全監護與健康管理
  • 學習輔導與親子互動

身心耗損的現實

生理層面的挑戰

照顧幼兒容易導致長期睡眠不足。在前一兩年,全職媽媽可能因為長期站立、抱孩子而有身體各部位的痠痛甚至受傷,例如媽媽手、腰背受傷等。

心理與情感的負擔

全職媽媽的生活幾乎是徹底「放下自己」。她們面對孩子的所有情緒,不斷提醒要正確地回應,同時還要計劃每天的行程、準備媽媽包。最困難的是,孩子的不舒服或不配合會把所有精心計畫推翻,導致計畫被打亂、育兒建議無效,心裡挫折憤怒又覺得愧疚。

在家帶小孩久了,少了與外界的接觸,生活圈會逐漸縮小,重心會逐漸以小孩為主,容易產生孤獨感。

工作時數的驚人數據

職場媽媽每天除了處理公事以外,下班返家還有一堆家務事及育兒工作等著,加起來每天工作時間平均落在10.6小時。全職媽媽每週中位數工作時間為106小時,若以公平的市場工資計算,全職媽媽的收入價值相當可觀。

有研究指出,全職父母的工作內容換算薪資竟達9萬元,這反映了她們無償勞動的真實經濟價值。

時間與自我的喪失

孩子剛出生時是最累的階段。全職媽媽沒剩多少自己的時間,有時暈頭轉向一天就過了。在還沒生小孩前,日子說有多自由就有多自由,可以好好運用時間,但生完小孩後,即使無法再像從前一樣把資源都投資在自己身上,這對全職媽媽來說是一種巨大的轉變。

全職媽媽的工作本質上是一份24小時全年無休的職業,卻往往得不到社會的充分認可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