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袋付費政策實施後,社會普遍反映出環保意識提升與使用量減少的正面效果,但同時也伴隨業者與部分民眾的爭議與挑戰。
首先,根據香港環境保護署的資料,自2015年起全面推行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禁止零售點免費派發塑膠袋,並要求商戶每個塑膠袋至少收費五毫。此政策有效促使消費者減少塑膠袋使用,並推動環保購物袋的普及。台灣的調查也顯示,約80%的民眾認為塑膠袋使用氾濫,78%相信限用政策能有效減少過度使用,且90%的民眾與85%的業者願意配合政策,主要因環保考量。
然而,政策實施過程中也出現爭議與反饋。以台灣為例,雖然多數民眾支持,但仍有超過半數經常使用店家提供的塑膠袋,顯示行為改變尚需時間。在香港,政策推行初期,塑膠業者曾強烈抗議,認為政策剝奪其生存權,且政府缺乏與受影響業者的有效溝通,導致政策推行阻力大。此外,政策規劃與執行細節也曾被批評不足,影響政策效果。
為了優化政策,香港政府於2022年起推行優化措施,並在2025年持續修訂相關法例,包含引入電子付款方式以便利收費。這些調整旨在提升政策的可行性與社會接受度。
所以,塑膠袋付費政策在提升環保意識和減少塑膠袋使用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社會支持度較高,但仍面臨業者反彈、行為改變緩慢及政策溝通不足等爭議,需持續優化與推廣以達成長遠環保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