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袋加購與減塑行動涉及消費者在環保政策推動下的選擇與面臨的挑戰。
台灣政府自2018年起訂定2030年全面禁用塑膠購物袋、吸管、免洗餐具等目標,並於2025年開始實施更嚴格的限塑新規,要求零售業及餐飲業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消費者需加購塑膠袋或自備環保袋。這促使消費者在購物時必須做出是否自備購物袋或付費購買塑膠袋的選擇。
消費者的選擇與挑戰主要包括:
- 自備環保袋:減少塑膠袋使用,符合減塑政策,但需養成習慣,避免忘帶造成不便。
- 加購塑膠袋:部分消費者因習慣或便利性仍選擇購買塑膠袋,但這增加個人開銷且不利環境。
- 接受無塑或少塑選項:如裸買、租借杯、循環便當等,消費者需適應新型態消費模式。
- 面對塑膠垃圾問題:大量塑膠袋使用導致垃圾量增加,消費者需了解塑膠袋回收困難與環境負擔。
政府與企業的配合措施:
- 禁止免費提供塑膠袋,推動塑膠袋加購制,並鼓勵使用環保材質替代品。
- 推出環保兩用袋、借用環保袋服務,方便消費者減少塑膠袋使用。
- 企業設立無塑示範店,提供更多無塑選擇,回應消費者減塑需求。
總體而言,消費者在塑膠袋加購與減塑行動中需在便利性與環保意識間取得平衡,面臨習慣改變與成本增加的挑戰,但同時也有更多環保替代方案與政策支持可供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