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洗澡是華人傳統習俗中常見的淨身儀式,主要用於驅邪避凶、淨化身心、保平安。通常在清明節、端午節、農曆七月(鬼月)等特定節日或重要場合後使用,藉由將艾草煮水加入洗澡水中,達到驅除不潔能量、恢復身心潔淨的效果。
艾草的傳統功效包括避邪、驅鬼、淨化空間與身體,古人發現常用艾草的家庭較少生病,因此認為艾草具有保健與防疫的作用。習俗中會將艾草懸掛於門口或神明廳,或製成艾草包放置家中,以達到保護家人健康的目的。
具體做法是將艾草煮沸後,將煮出的草湯加入洗澡水中,或用艾草製成洗沐產品。這種洗澡方式不僅有淨身的象徵意義,也能帶來舒緩心情的效果,常搭配香氛使用以增強儀式感。
使用艾草洗澡時需注意禁忌,孕婦應先諮詢醫師,敏感肌膚者需選擇溫和配方,避免接觸眼睛與黏膜,過敏體質者應先做局部測試,且不宜長期過度使用,以免反效果。
所以,艾草洗澡是結合傳統文化與草本療法的習俗,具有淨化身心、驅邪避凶的象徵意義,並在特定節日或重要場合中被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