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檢時利用超音波估計胎兒體重的準確度通常有一定的誤差範圍,主要原因在於測量方法與胎兒狀態的多重變數影響。

  • 估算方法:超音波透過測量胎兒的頭圍(HC)、腹圍(AC)及股骨長度(FL)等三圍數據,並套用特定公式來估計體重。

  • 誤差範圍:一般來說,超音波估計胎兒體重的誤差約在±10%至15%之間。例如,若估計體重為2000公克,實際體重可能落在1800至2200公克之間。在胎兒體重超過3000公克時,誤差可能會更大,誤差超過500公克甚至1000公克的情況也可能發生。

  • 影響因素

    • 胎兒的位置與姿勢會影響測量的準確度,例如胎頭朝向不同會造成頭圍測量的差異。
    • 胎兒體型差異(如矮胖型或瘦長型)也會增加估重誤差。
    • 操作醫師的技巧與超音波儀器的精密度也會影響結果。
    • 懷孕後期胎兒體積增大,測量困難度提高,誤差也相對增加。
  • 臨床意義:雖然超音波估重有誤差,但仍具參考價值,尤其用於評估胎兒是否過重(如超過3500公克可能影響分娩)或過輕(低於2500公克需注意健康狀況)。

所以,超音波估計胎兒體重是一種方便且非侵入性的工具,但其準確度受多種因素影響,誤差通常在±10%至15%之間,臨床上應以此作為參考,並結合其他檢查與臨床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