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寄戶口後可能引發的訴訟與法院通知問題,主要涉及以下幾個重點:
-
寄戶口的法律風險:若寄戶口者與戶主無實際居住關係,屬於虛報寄居,雖然不會有刑事責任,但若被舉報,申請人與寄放戶雙方都可能被處以新台幣3,000元以上至9,000元以下罰鍰,且戶籍遷徙登記會被撤銷。
-
訴訟可能性:寄戶口後若涉及爭議(如戶籍真實居住事實、學區資格等),可能引發訴訟。根據戶籍法施行細則,訴訟確定或和解後,戶政事務所會依規定通知戶長或房屋所有權人。
-
法院通知與送達:若因寄戶口引發訴訟,法院會依法送達訴訟相關文件。若當事人無法親自接收,法院可採用寄存送達方式,並寄送送達通知書(通常為紅色通知書),當事人須在通知期限內領取,否則可能錯過重要法律期限,導致不利後果。
-
實務建議:寄戶口前應確認是否有實際居住事實,避免虛報。寄戶口雙方應了解可能面臨的罰鍰與法律風險,並注意法院通知的接收與回應,以免因忽略通知而影響權益。
所以,親戚寄戶口若無實際居住,可能被視為虛報,導致罰款及戶籍撤銷,且一旦引發訴訟,法院會依法通知相關當事人,當事人須注意法院送達的法律文件及期限,避免法律權益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