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期的關愛對成年幸福感有顯著且長遠的正面影響。多項研究指出,嬰幼兒時期經常被父母抱抱、獲得無條件的關愛,能促進大腦分泌催產素,這種賀爾蒙有助於建立被信任和被支持的感覺,進而使孩子情緒更穩定,成年後心理健康狀況較佳,焦慮情緒和反社會行為較少出現。

具體影響包括:

  • 心理健康與情緒穩定:經常被抱的孩子成年後較少焦慮、敵意及反社會行為,情緒更穩定。
  • 抗壓能力提升:幼兒期的關愛能改變大腦運作,幫助他們更有效地對抗壓力。
  • 幸福感提升:研究追蹤顯示,幼年期獲得較多肢體接觸的孩子,成年後幸福感明顯較高。
  • 促進獨立性:在幼兒期得到充分關愛的孩子,更能早日放開父母,發展獨立性。

反之,缺乏關愛或被忽視的嬰幼兒,可能在生理與心理發展上遭受負面影響,成年後更容易出現健康與情緒問題,甚至被視為一種兒童虐待。

所以,嬰幼兒期的親密關愛不僅是當下情感的滿足,更是塑造終身幸福感和心理韌性的關鍵基礎。因此,父母和照顧者在嬰幼兒期提供充足的愛與肢體接觸,對孩子未來的幸福感有深遠的正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