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拔智齒後恢復期的進食時間表與建議,內容以台灣常見醫療建議為主:
拔智齒後進食時間表
時間階段 | 飲食建議與注意事項 |
---|---|
術後2小時內 | 避免進食,讓傷口穩定形成血塊,減少出血與感染風險。 |
術後2小時~24小時 | 可開始進食流質或軟質食物,如布丁、豆花、優格、果凍、冰淇淋(無堅果或碎粒)、馬鈴薯泥、南瓜泥等,避免過熱或刺激性食物。 |
術後24小時後 | 可逐漸恢復進食較軟的固體食物,如稀飯、粥、蒸蛋、豆腐、香蕉泥、蘋果泥、蒸魚或水煮雞胸肉等,但仍需避免硬物、辛辣、過燙食物。 |
術後4~7天 | 若傷口不再腫痛,可逐漸恢復正常飲食,但仍建議避免用拔牙側咀嚼,並持續觀察傷口狀況。 |
飲食選擇建議
- 流質與泥狀食物:布丁、優格、果凍、馬鈴薯泥、南瓜泥、蘋果泥等。
- 軟質食物:稀飯、粥、蒸蛋、豆腐、香蕉泥、蒸魚、水煮雞胸肉等。
- 避免食物:辛辣、過燙、過硬、有碎粒或堅果的食物,以及酒精與碳酸飲料。
營養補充建議
- 多攝取維生素C與高蛋白質,有助於傷口癒合與減少發炎反應。
- 保持水分攝取,但避免用吸管吸吮,以免影響傷口癒合。
注意事項
- 進食時盡量用未拔牙側咀嚼,避免刺激傷口與食物殘渣卡住。
- 若出現持續疼痛、腫脹或異常出血,應及時回診,並遵從醫師指示。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實際恢復狀況與飲食建議請以主治醫師指示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