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手術後的恢復過程與照護重點如下:
恢復時間
- 平均恢復期約2到4週,大多數患者在術後2週疼痛會明顯減輕,但完全恢復到能進行劇烈運動或體力勞動可能需要6至8週。
- 微創痔瘡手術傷口較小,通常不需住院,隔日即可恢復日常生活,但完全癒合仍需4至8週。
疼痛與出血管理
- 術後初期會有疼痛感,醫師會開立止痛藥物控制不適,並可能建議使用軟便劑以減輕排便時的疼痛。
- 術後首次排便時可能有少量出血屬正常,每天出血量應少於一個蛋杯大小。如出現大量血塊或持續流血,應立即就醫。
傷口護理
- 術後應保持局部清潔,建議使用溫水坐浴促進傷口癒合與舒緩疼痛,坐浴時間約3-5分鐘,持續2至4週。
- 坐浴後應將傷口擦乾,並依醫師指示塗抹藥膏,通常持續約2週。
- 術後避免使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炸食物)及熱食補藥品,以減少肛門刺激。
活動與飲食建議
- 術後2週內避免提重物(超過10公斤)及劇烈運動,日常輕度活動可逐步恢復。
- 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多攝取蛋白質、水分及蔬果,促進傷口癒合並避免便秘。
術後追蹤與注意事項
- 醫師會安排術後追蹤門診,觀察傷口恢復情況,必要時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
- 若出現感染、出血過多或其他併發症,恢復時間可能延長,需及時就醫。
總結:痔瘡手術後的恢復需約2至4週,期間重點在於疼痛控制、傷口清潔護理、避免劇烈活動及保持良好飲食習慣。溫水坐浴和遵醫囑用藥是促進癒合的重要措施,並應密切注意出血及感染跡象,必要時及時回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