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術後傷口疼痛與照護重點如下:
傷口疼痛
- 剖腹產術後傷口會有刺痛感,這是正常的術後反應。疼痛管理通常包括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的止痛針,藥效可持續4~6小時,並可搭配口服止痛藥使用,依個人體質和疼痛耐受度調整。
- 若傷口出現紅腫、灼熱、劇烈疼痛、惡臭分泌物或發燒,可能是感染徵兆,應立即就醫,避免自行用藥或忽視。
傷口照護重點
- 保持傷口乾燥:術後1週內避免讓傷口碰水。若需洗澡,可在傷口貼上防水貼片,保持乾燥,並用優碘藥水消毒。
- 傷口敷料使用:
- 術後6週內可使用含水凝膠成分的敷料,維持傷口濕潤環境,有助上皮細胞移行,加速癒合。
- 敷料吸收滲液後會自動退黏,若無法貼合應更換。
- 6週後可改用黏著力穩定的疤痕貼片,提供適當壓力,減少疤痕突起與擴張,預防疤痕形成。
- 避免感染:保持傷口清潔,定期檢查有無紅腫熱痛等感染徵兆。
- 防止腹腔沾黏:剖腹產可能導致腹腔內沾黏,進而引發腸胃不適,目前有特殊防沾黏貼片可降低此風險。
傷口癒合與復健
- 表皮傷口約1週內癒合,完全癒合約需4~6週,視個人體質而異。
- 術後可進行疤痕按摩,利用手指交錯擠壓及垂直按摩疤痕,避免皮膚沾黏,促進柔軟度與血液循環。
- 定期回診檢查傷口癒合狀況,並遵醫囑進行適當復健運動。
總結來說,剖腹產術後疼痛可透過止痛藥物控制,傷口照護重點在於保持乾燥、預防感染、適時使用敷料及疤痕貼片,並注意腹腔沾黏問題。適當的疤痕按摩與復健有助於促進癒合與減少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