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場所吸菸與二手菸的危害主要體現在對非吸菸者健康的嚴重影響上,尤其是二手菸的暴露會導致多種急性與慢性疾病。

二手菸的定義與危害:
二手菸是指非自願吸入的環境菸煙,包含吸菸者吐出的煙霧及菸草燃燒產生的煙霧,是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並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頭號致癌物質」。只要暴露於二手菸30分鐘,非吸菸者血管內就會產生氧化壓力,造成血管內細胞損傷,增加心血管疾病(如心律不整、冠狀動脈心臟病)及肺部疾病(如氣喘、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癌)的風險。

短期暴露的症狀包括:

  • 咳嗽、頭痛
  • 眼睛刺激、喉嚨痛
  • 打噴嚏、流鼻水
  • 噁心、呼吸困難
  • 心律不整等

長期暴露的健康風險:

  • 增加肺癌及心臟病的罹患率和死亡率
  • 兒童急性呼吸道疾病風險增加50-100%
  • 與吸菸者同住者肺癌風險提高20-30%,心臟病及中風風險亦增加20-30%

公共場所禁菸的重要性:
推動無菸公共場所能有效保護非吸菸者免受二手菸害,並激勵吸菸者戒菸,對員工及其家人帶來正面健康效益。許多國家已將校園、餐飲場所、商場、運動場館、公園等列為禁菸區域,以減少二手菸暴露。

社會影響:
根據歐盟報告,每年約有八萬多人因二手菸死亡,這包括家庭、職場及公共場所的暴露。

所以,公共場所吸菸不僅危害吸菸者自身健康,更透過二手菸對周遭非吸菸者造成嚴重的健康威脅,尤其是心肺疾病與癌症風險顯著增加,因此推動無菸環境是保護公共健康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