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睡眠問題常見的誤區與正確認知如下:

常見誤區

  • 誤以為孕期睡眠品質不佳是正常且無法改善的現象:許多孕婦認為孕期睡眠困擾是必然且無解,忽略了可透過調整生活習慣和睡姿來改善睡眠品質。
  • 誤信趴睡或平躺睡姿對孕婦無害:趴睡會壓迫腹部,不建議;平躺睡姿在孕晚期可能壓迫下腔靜脈,影響血液循環,應避免長時間採用。
  • 忽略孕期激素變化對睡眠的影響:黃體激素升高會減少深度睡眠期,導致白天嗜睡、夜間易醒,這是生理變化,不是單純的心理問題。
  • 忽視頻尿、胎動等生理因素對睡眠的影響:頻尿和胎動會增加夜間醒來次數,造成睡眠斷續,這些是孕期常見且正常的生理現象。

正確認知

  • 孕期睡眠會隨孕週數變化:懷孕初期因激素變化,深度睡眠減少,白天易疲倦嗜睡;中期睡眠時間接近孕前,但胎動和頻尿開始影響夜間睡眠;晚期深度睡眠比例降低,夜間醒來次數增多,睡眠斷續明顯。
  • 適當調整睡姿有助改善睡眠:孕期應避免趴睡,初期仰睡或右側睡姿較安全,晚期建議採用左側睡姿以減少對下腔靜脈的壓迫,促進血液循環。
  • 理解生理變化,適度休息與調整生活習慣:因激素影響造成的睡眠變化是正常現象,孕婦可透過白天適度休息、避免過度疲勞、保持舒適睡眠環境來改善睡眠品質。
  • 必要時尋求醫療協助:若孕期睡眠問題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應諮詢專業醫師,排除其他可能的睡眠障礙或孕期併發症。

總結來說,孕期睡眠問題多因生理激素變化及胎兒成長影響,孕婦應避免錯誤睡姿,理解睡眠變化的正常性,並透過生活調整與醫療支持來改善睡眠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