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經費挪用問題與法律責任主要涉及以下幾個重點:
-
經費性質與管理規範
家長會經費通常來自家長捐款或學校相關補助,依法應存入專戶並依規定用途使用,避免挪用或私用。若未依規定管理,可能違反自治條例或相關財務管理規範。 -
挪用經費的法律責任
家長會會長或相關負責人若以家長會名義挪用經費,造成公益損失,主觀上具有故意,依法可能構成挪用公款罪或詐欺罪。此類行為違法且無阻卻違法、罪責事由,依法應負刑事責任。 -
案例與司法見解
例如臺北市某國小家長會會長被認定故意挪用公款,造成公益損失,依法成立犯罪。另有案例中,學校社團負責人偽造文件詐領經費,經檢察官起訴並判刑。 -
防範措施
教育機關及家長會應建立嚴謹的財務管理制度,定期公開帳務,並依照教育部及地方政府相關防貪指引執行,以維護經費透明及防止濫用。
總結來說,家長會經費屬於公益財產,挪用經費不僅違反自治條例,更可能觸犯刑法,涉案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家長會及學校應加強財務監督,確保經費使用合法且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