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搖頭撞頭行為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
自我放鬆與舒壓:許多寶寶會透過有節奏的撞頭行為來安撫自己,這種行為類似父母搖晃寶寶時帶來的安定感,常見於睡前、睡眠中或半夜醒來時。
-
緩解疼痛:寶寶在長牙期或耳部感染時,可能因不適而用撞頭來暫時轉移或緩解疼痛感。
-
釋放情緒:當寶寶感到挫折或無法用語言表達情緒時,撞頭成為一種直接的情緒宣洩方式。
-
感覺統合調節功能較差:部分寶寶因遺傳或孕期母親壓力過大,導致感覺統合調節功能不足,會透過撞頭、猛烈搖頭等強烈動作來獲得前庭覺、本體覺及觸覺刺激,達到舒緩神經的效果。
針對寶寶撞頭行為的安撫方法包括:
-
確保安全環境:檢查寶寶周圍環境,避免硬物或尖銳物品,防止撞傷頭部。
-
提供適當的感覺刺激:透過按摩、被動操等方式促進寶寶的感覺統合調節功能,有助減少撞頭行為。
-
情緒支持與陪伴:當寶寶因挫折而撞頭時,父母應給予耐心陪伴和安撫,幫助寶寶學習其他表達情緒的方式。
-
觀察疼痛徵兆:若懷疑寶寶因長牙或耳部感染疼痛而撞頭,應尋求醫療協助,適時處理不適。
總結來說,寶寶撞頭多為自我安撫或情緒表達的行為,父母應以安全為先,並透過適當的感覺刺激與情緒支持來幫助寶寶逐步減少此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