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撞頭的常見原因與心理解讀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自我放鬆與安撫
許多寶寶會透過有節奏的撞頭行為來舒緩自己,這種行為類似於父母搖晃寶寶時帶來的安撫效果,尤其在睡覺或半夜醒來時更常見。

2. 緩解身體不適或疼痛
寶寶在長牙期或耳部感染時,可能會感到不舒服,撞頭的行為有時是他們嘗試透過疼痛感來暫時緩解這些不適。

3. 釋放情緒與挫折感
由於寶寶語言能力尚未發展完全,無法用言語表達情緒,撞頭成為他們釋放強烈情緒或挫折感的一種身體反應。

4. 感覺統合調節功能較差
部分寶寶因遺傳或孕期母親壓力過大,導致感覺統合調節功能不足,會透過撞頭、搖頭等強烈動作來獲得前庭覺、本體覺和觸覺的刺激,從而達到舒緩神經的效果。

5. 吸引注意力與消耗過剩能量
有些寶寶撞頭是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是因為精力過剩,需要透過撞頭來發洩。


家長應對建議

  • 安全防護:在寶寶常活動的地方,如牆壁、圍欄、桌椅角落等處加裝軟墊,避免撞傷。
  • 促進感覺統合:透過按摩、被動操等方式幫助寶寶發展感覺統合調節功能,減少撞頭行為。
  • 引導活動:播放有節奏的音樂或安排消耗精力的遊戲,分散寶寶注意力,減少撞頭行為。
  • 觀察與陪伴:理解寶寶撞頭是情緒或生理需求的表現,耐心陪伴並尋求專業醫療意見,尤其當撞頭行為頻繁且劇烈時。

寶寶撞頭行為多為正常發展階段的表現,透過適當的理解與引導,通常能逐漸減少甚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