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寶寶身體動作是否正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觀察與檢查:
1. 反射動作檢查
- 將寶寶抱起並模擬掉落狀態,正常寶寶會將手腳張開呈「大」字型,並做出抓握動作。若只張開一隻手,可能有神經或腦部問題。
- 將奶嘴或玩具放在寶寶眼前,觀察是否會主動伸手拿取,若無動作可能是手部發育不佳或視力、神經問題。
- 用聲音吸引寶寶注意,正常寶寶會轉頭看向聲音來源,無反應可能是聽力受損。
- 蓋臉試驗:用毛巾蓋住寶寶臉部,正常會主動扯下,無反應可能有神經發展異常。
2. 肌肉張力與四肢動作
- 注意寶寶四肢張力是否正常。張力過高的寶寶手腳僵硬,可能有染色體異常、代謝異常或腦性麻痺;張力過低的寶寶手腳癱軟,抱起時身體呈「U」字型,可能有染色體異常。
- 觀察寶寶是否有活動力,若動作一直沒變化,需警覺神經發育異常。
3. 行為與意識狀態觀察
- 觀察寶寶的意識狀態(熟睡、淺睡、嗜睡、清醒等),正常寶寶在清醒時會有適度的肢體動作和表情。
- 注意寶寶的呼吸、膚色及表情是否正常。
4. 發展里程碑參考
- 2-4個月寶寶應該能夠俯臥時抬頭,盆骨貼床。
- 5-6個月寶寶會嘗試拉扶站立,頭部落後輕微。
- 0-1歲寶寶會逐漸學會主動抓握、翻書頁、模仿動作等細動作。
若發現寶寶動作異常、反射缺失、肌肉張力異常或發展里程碑未達成,建議儘早就醫評估,尋求專業兒科醫師或發展專家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