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早產兒生長曲線調整奶量與營養,主要原則如下:

  • 奶量調整:早產兒的奶量通常以體重計算,建議每日餵奶量約在100至200 mL/kg體重之間,具體可依早產兒的生長狀況調整。例如,出院時每餐奶量約65 mL,約合190 mL/kg/日,且不宜超過200 mL/kg/日。增加奶量時,一次以5-10 mL為宜,並觀察有無腹脹、嘔吐等不適反應,避免強迫餵食。

  • 營養強化:對於體重低於1500克的早產兒,建議在母乳餵養量達到約100 mL/kg/日後,開始添加母乳添加劑以強化蛋白質及其他營養素攝取,促進生長。若純母乳餵養的早產兒成長速度低於預期,或體重介於1500至1800克,也可增加母乳添加劑的用量。

  • 配方奶選擇:若早產兒無法以母乳哺育,建議使用早產兒專用配方奶,直到校正齡(PMA)達40週或體重達2000克,再轉換為出院後配方奶。出院後配方奶含有較多鈣、磷,有助骨骼礦物質化,並能促進體重及身長的增加,建議餵養至PMA 52週。

  • 餵奶技巧:餵奶時應將早產兒頭部抬高約45度,避免躺著喝奶以防嗆奶,奶嘴選擇軟質中圓洞奶嘴,奶瓶傾斜使奶嘴充滿奶水,避免吸入空氣造成脹氣。

  • 副食品添加:副食品添加時間以矯正年齡計算,約在4至6個月開始,視早產兒生長及發展狀況調整。

綜合以上,根據早產兒的生長曲線,應定期監測體重、身長及頭圍,並依照生長速度調整奶量與營養強化策略,確保早產兒獲得足夠且適當的營養支持,促進健康成長。